情感資本主義:從情感獨裁到情感救贖(簽名本)
+3

情感資本主義:從情感獨裁到情感救贖(簽名本)

商品編號 B217
HK$128
資本經濟學
有庫存
1
產品資訊


丨簡介丨

人非草木,但卻總是提不起勁去關心別人或社會時事?職場上總要維持平穩情緒,甚或要透支愉快感覺以展露笑容來照顧客人與上司,為工作場所營造輕鬆的氣氛。與此同時,從小到大都有不同的目標需要追趕,讀書時要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工作後有數不清的業績與績效需要達成。終日營營役役,倦怠不已。但可有想過原來這一切都是資本主義為了令人好好工作而導致的問題?每天被他人或自我的隱性壓迫而弄得勞累不已,我們還有能直面情感,從中提出能量用以對抗和掙脫改變的可能嗎?

作者駱頴佳博士試圖梳理近代社會哲學家韓炳哲(Han Byung-chul)、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和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理論重點,追源溯本地找出我們被塑成「功績主體」與「倦怠主體」的原因,並反思有情緒反應不等於失去冷靜理智,提供回歸「情動主體」的方法,乃至從情感中找到改變自己、推動社會變革的可能。書中更收錄作者嘗試在不同實例上分析情感運作形式的專題文章,檢視如水般的液態情感政治如何柔性地為個人及社會帶來改變。這也是作者在自序中說到書寫此書的願望:「情感是可以幫助我們成為一個願意對他者及社會負上責任的人」和「令近年常處於犬儒及絕望的香港人能得到丁點兒啟發及幫助」。


丨關於作者丨

駱頴佳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高級講師,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哲學碩士。專著包括《邊緣上的香港:國族論述中的後/殖民想像》(香港:印象文字,2016)、《後現代拜物教:消費文化的神學批判》(新編)(香港:FES Press,2010);另有專文〈一個異中尋同的普世主義者︰巴迪毆眼中的聖保羅〉及〈作為克服法倒錯的神學家:齊澤克眼中的聖保羅〉,收在陳錦輝編《一切:聖保羅與當代思潮》(香港:德慧文化,2016);〈責任與困苦︰論尼采與列維納斯的身體倫理學〉收錄在黃國鉅編《尼采透視》(台北:五南,2017)及〈法外狀態下的生命政治:論褔柯及阿甘本的修煉轉向〉,收在陳錦輝編,《裝置一切:技術—生命-政治》(香港:德慧文化,即將出版)。
儲存這個產品備用
  • 搜索產品
  • 我的最愛
  • 購物袋
  • 禮品卡
Display prices in: HKD
選單
關閉​​​
誌Mall
商品分類
聯絡我們
海外訂單 / 大量訂單
PAYME / 轉數快 補寄付款證明
誌 HK FEATURE
+852 6607 6147enquiry@hkfeature.com
© 誌MALL by 誌 HK 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誌 HK FE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條款 私隱政策 FAQ 常見問與答 退貨政策 回報不當使用
由... 提供技術 Ecwid by Lightsp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