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_何去何從
+3

香港_何去何從

00038
HK$138
香港あなたはどこへ向かうのか
In stock
1
Product Details
出版公司: 玉山社
尺寸: 296頁
頁數: 296頁
作者: 阿古智子
譯者: 芝竹, 陳愛理, Esther
印刷: 單色印刷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22/06/01
ISBN: 9789862943144

 從專制開明到極權人治,香港與臺灣為什麼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面對強權一再的介入和侵擾,你我又該如何審視中國因素?



  人們應該為了利益而去政治化、走向奴隸化嗎?
  香港社會運動追求的是「自由」還是「民主」?
  對抗境外勢力的《反滲透法》,是否會被政治利用?
  「暴徒」「判亂」種種標籤,究竟是誰、又以怎樣方式貼上?
  著重思辨的「通識教育科」,是釀造香港年輕人積極參與抗爭的主因?
  擁有高度自律與主體性的香港人,還有更好的方式應對「中港矛盾」嗎?
  即便違憲也要香港人禁戴口罩遏制示威蔓延,與臺灣戒嚴時期有什麼分別?



  在巨變的大時代十字路口,渺小的個人要如何不被時代改變?又該如何思考抉擇自身所處位置?



  非典型日本學者對現今香港的憂思所見,
  叩問這世代應當也必須關注的普世價值。



  香港是西方理解中國的重要平台,更是逃避極權治理的避難所。然而在民主發展未臻成熟前,來自中國資金、人口、政權的湧入,導致處於不利位置的香港人積累的情緒不可避免地爆發。這也使得香港社會分裂,一步步走上極端化,演變成一場場示威抗爭。



  於殖民治理、歷史遺產、集體記憶、身分認同、教育文化、貧富差距等有著共同元素互為對照的臺灣,在面對強權政治一次次侵擾下,又該如何審思應對擁有壓倒性的經濟實力和操縱大數據能力的「敵人」?



  鑽研「現代中國研究」與「比較教育學」的本書作者,採用個人史與時代交錯的柔性敘事,帶領讀者們重返香港運動現場,以大量田野調查為根抵,訪談香港、臺灣、日本三地不同層面的社會成員形成對話;在不預設立場與標籤化,試圖呈現一波波社會運動背後潛藏中國因素的原貌,將會替世人帶來哪些致命深遠的影響……

Save this product for later
  • Search Products
  • Favorites
  • Shopping Bag
  • Gift Cards
Display prices in: HKD
誌Mall
Menu
商品分類
PAYME / 轉數快 上載付款證明
聯絡我們
誌 HK FEATURE
+852 6607 6147 hkfeature.territory@gmail.com
© 誌MALL by 誌 HK 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誌 HK FE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條款 私隱政策 FAQ 常見問與答 退貨政策 Report abuse
Made with Ecwid by Lightsp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