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3

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SKU 00030
HK$120
In stock
1
Product Details

大人的外衣下,

我們只是內心千瘡百孔的孩子。
  我終於明白了,
  我是我,爸爸是爸爸,媽媽是媽媽,
  我們手中有屬於自己的關係線,擁有各自的命運,
  沒有人該背負其他任何人的生命而活著。
  未曾消化的童年傷害,被我們不自覺地內化、複製,甚至傳下去;
  但現在你看見了,你知道自己的選擇,可以和父母選擇的不一樣。
   ▌「以後我一定不要像爸/媽那樣!」小時候的我們如此立誓。長大後卻驚覺:「自己為何也在這麼做?!」
  從事心理輔導多年來,馮以量每每陪伴著承擔了家庭失落的傾訴者,就像陪伴兒時遭父親遺棄、少年時母親病逝,而曾痛苦到想了結一切的那個自己。

   ▌這本書不是企圖要改變父母,也不是要重塑我們的原生家庭。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如何從代際傷害裡,再一次看見自己、療癒自己、重塑自己。
   【擁抱自己的五句話】
  ●告訴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不安全感,是如此真實。你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小小○○(自己的名字),我沒有說我要遺棄你。不管你是多麼不好、不開心,我都會陪著你。」
  
  ●告訴自己:「我是我,我爸爸是我爸爸,我媽媽是我媽媽。我們三個人各自擁有各自的命運,誰也不欠誰的,誰也不該背負著誰。」
  
  ●告訴自己:「我需要先多愛自己一些,才有能力去愛身邊的人。愛自己的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我要懂得如何拒絕別人,還有,懂得要求別人為我做事情。」
  ●告訴自己:「○○(自己的名字),你真棒!儘管生命不順遂,甚至幾度很想放棄,到最後你還是撐過去了。我為你感到無比驕傲!任何人都有權利放棄我們,但我們自己別放棄自己。」
  ●告訴自己:「○○(自己的名字),我要感謝你。因為這一次你沒有選擇逃避。你勇敢地面對。你要給自己鼓勵,即便沒有人給你肯定。」
作者簡介
馮以量(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活著,就是離不開「生死」及「家庭」。我用這一生的心力在這兩大課題裡持續學習,至死不渝。】
  ●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醫療社工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前副會長
  ●2009年新加坡總統頒發「醫療仁心獎」
  ●2011年《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中文媒體)讀者票選「最受歡迎作家」
  ●2011年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二十多年輔導領域與安寧療護實務經驗,輔導超過千對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過千位臨終病人及喪親者,開設兩百餘場有關家庭關懷及臨終關懷深度學習工作坊,並進行過八百餘場演講(觀眾總計超過四十萬名)。
  授權及參與三十餘場改編自《善終》(台灣版書名《最好的告別》)的戲劇公演、十餘場改編自《把愛帶回家》(台灣版書名《允許自己選擇愛》)的戲劇公演。受邀為馬來西亞國家電台「愛FM」的節目「愛生活」之嘉賓主持、舉辦兩回生死特展,進行《允許自己選擇愛》線上讀書會。
  曾任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安寧志工督導、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資深醫療社工、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輔導員兼訓練部主管。現為馬來西亞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兼部門主管,並擔任馬來西亞已亮出版社執行長。

  著有《允許自己選擇愛》,並已售出簡體中文版(書名《別再說這是原生家庭的錯》)。另著有《允許悲傷》、《最好的告別》、《已亮的天空》、《尋找光和愛》、《陪你到最後》。

Save this product for later
  • Search Products
  • Favorites
  • Shopping Bag
  • Gift Cards
Display prices in: HKD
誌Mall
Menu
商品分類
聯絡我們
海外訂單 / 大量訂單
PAYME / 轉數快 補寄付款證明
誌 HK FEATURE
+852 6607 6147 hkfeature.territory@gmail.com
© 誌MALL by 誌 HK FEATURE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誌 HK FE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條款 私隱政策 FAQ 常見問與答 退貨政策 Report abuse
Made with Ecwid by Lightspeed